“千禧世代”摄影师们在「拍」什么?
早在1793年,法国发明家尼埃普斯已经着手研究如何“拍摄”。到1826年,他拍下一间鸽子屋。这张被他称为“日光图”的照片,用了超过8小时的曝光时间,成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张照片。
已知的最早的摄影照片。拍摄于1826或1827年,拍摄者是法国人尼埃普斯(Joseph Nicéphore Nièpce)/ 图源网络
自“第一张照片”诞生到如今,随着媒介和技术的变革,人们已经能随时随地产生任意数量的照片。拿起手机,“人人都是摄影师”。这句戏谑又带着些微无奈的调侃,指向了当代摄影面对的种种迷思——在每个人似乎都拥有了拍摄权力的今天,“摄影”到底是什么?“拍照”和“摄影”之间,是否还存在某种边界?
拿起手机,人人都可以成为摄影师吗?/ 图源网络
以上关于这个时代摄影的种种命题,更核心地指向了“摄影师”——尤其是那些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背景下生长的千禧世代摄影师们:对他们来说,“摄影”这件事究竟意味着什么?他们对自身的处境有怎样的看法和认知?
在对当代有关摄影话题的探讨中,不同的机构、组织与个体,曾试图抓住迅速流变的摄影艺术在当下时间里的某个缩影,对“当代摄影”的历史、特质与底层哲学进行系统梳理:
注:本文提到的“千禧世代”是人口统计学家用来描述出生于1980-2000年的一代年轻人,也被称为“Y世代”。其中1995-2009年出生的人又被称为“Z世代”。千禧世代的成长伴随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迅速普及,是数字技术的原住民。
2007年,国内第一个独立且具有影响力的、专注于当代摄影的艺术机构三影堂创立。成立至今,举办多次包括国内国际摄影大师、新锐艺术家的个展和群展,也对重要摄影活动、艺术家个案、重要文献等进行梳理和研究。 / 图源网络
2017年,麓湖·A4美术馆用一场名为“回路——2000年以来的西南影像实验”的展览,集中呈现11位来自西南并活跃于国际国内的影像艺术家(阿斗、陈萧伊、冯立、骆丹、黎晨驰、黎朗、李俊、木格、张晋、张克纯、张晓)的作品,通过重新审视影像媒介的边界,探讨当代影像艺术新的可能性。/ 图源网络
2020年,女性摄影交流平台「照镜子Miroir Project」成立,持续关注和挖掘国内优秀的女性摄影师,开放包容地讨论多元的审美,并为创作者提供展示作品的机会。目前已链接超过130位女性摄影师,并在北京、成都、上海举办系列女性摄影群展。/ 图源网络
摄影是快速奔跑的艺术,要讨论摄影的当代形态,需要不断回到那些与当代摄影“一同长大”的年轻创作者身上,从其经历、想法、每一张照片里,管窥“当代摄影”在“此时此刻”呈现出的某种样态。
非严肃的、保持距离的、偶然的
生于1998年的古力予,16岁接触到摄影,入围过色影无忌新锐摄影奖,会介绍自己是“日常拍猫遛狗的社恐精英”。古力予的拍摄是从“拥有自己的第一部手机,并用上了社交软件”开始。
接近千禧年出生的她,也有着千禧特质:有感兴趣的就拍,没感兴趣的就玩儿;会偶尔和朋友吐槽“中国摄影的未来是否等同于国足未来?”;对“如何界定自己摄影者身份”这样板正的问题,则耸耸肩,“老实说,摄影与我而言不是严肃行为,所以没有严肃地想过。”
以上作品选自古力予摄影作品集《山栀子》,由无像 & 香蕉鱼联合出品。“生活的日常也许不该被太刻意地解读,拍摄的行为也无须过多解释,仅仅是将自己的日常片段做一些记录,再略加升华。——古力予”
古力予观察身边同辈的年轻创作者:有的具备强烈个性色彩,拍高度个人、情感化的东西;有取中间平衡的,采纳一些前辈的精华,融入自己新的东西……“非要说明显的特征,”她调笑,“可能就是会用网红滤镜,所以一下就能和以前的老头子区别开来吧?哈哈。”
以上作品选自古力予摄影作品集《山栀子》,由无像 & 香蕉鱼联合出品
做创意指导的梁爽,也是“拍照和画画的人”,会这么进行自我说明,“比起文字,更擅长通过图片来表达。”梁爽甚至不习惯谈论摄影,而是将其作为与生活保持安全距离的方式。
摄影:梁爽
梁爽的作品大多用手机拍摄,而对于手机摄影也不置可否,“它让每个人都有了用图片去记录和表达的机会;而不好的一面则是创作成本变低了,图片信息过载又有很多滥竽充数的内容,需要有更强的辨别能力。”
摄影:梁爽
郝士铭是一个景观设计师,过去大多数人认识他的作品是因“荒野派”这个标签。
“荒野摄影”其实没有明确定义,其创作基本围绕着风景与街道展开。虽然模糊,但其摄影精神一度吸引了许多人,而荒野摄影师们似乎也总是能由作品彼此相认。
摄影:郝士铭
园林对郝士铭有着持续吸引,他着迷于园林的时间性。时间让一切溶解,可惜图像通常只反映了园林最表面、最凝固的一面,而忽略了时间对它的塑造,这种不确定的特性是郝士铭拍摄它的一种动力。
以上作品选自郝士铭摄影作品集《园林·不尽》,由无像 & 香蕉鱼联合出品
摄影爱好者闫家成的微博叫“愤怒银行”,这个名字源于齐泽克在《暴力》里提到过的一个设想,大学期间他读了很多这样的书,关于政治、批判和现代性反思。
闫家成开始拍照在17年,从越南旅游回来等车的时候,拿着相机在候车厅里拍了几张,“好像突然觉得自己学会了,往后就经常会出门拍照。”延续到工作后,拍照成了自己“从令人疲倦的加班生活里抓到一根救命稻草,给一个喘气的机会。”
摄影:闫家成
之所以称自己“摄影爱好者”,闫家成认为自己和摄影的关系是很偶然的,没有那么特殊,没有那么命定,“如果不是摄影,我也可能会去做其他的,比如当一个画家……所以如果问我对摄影是切实地爱好吗,我觉得是,但我也可以做其他事。”
以上作品选自闫家成摄影作品集《广告灯箱&路灯下》,由无像 & 香蕉鱼联合出品
在街头或者远方,
寻找“更大的世界”
“其实每个时代的人,都可以说摄影对他们‘不友好’。比如在摄影早期发展的时候,很多人甚至没有机会接触到这个形式;而在那个大师涌现的时代,竞争也很激烈。”
哈霾来自成都,其系列作品《愿望Ⅱ》走进了街头,主要关注当下城市里人的一些细碎、普通状态。“愿望”一词最初取自万能青年旅店《揪心的玩笑与漫长的白日梦》。
以上作品选自哈霾摄影作品集《愿望Ⅱ》
有人会把这组照片与摄影师冯立的街头作品进行比较,哈霾对此不置可否,“一定对比的话,‘荒诞’这个词可以说是为冯老师一个典型时期的图量身定做的,而我的图其实更加走向日常和普通。用光上,冯老师许多图的环境曝光倾向欠曝,突出灯光;而我的则相反,想让灯光融入画面自身的色彩。会有很多不同。”
《愿望Ⅱ》大多数是在街头的快速抓拍,在哈霾看来,街头摄影像是纪实摄影的“不学无术”版本,他认为这种摄影形式的魅力不在于最后的作品,而在于人与街头的“对抗”。哈霾希望自己的“街头摄影”可以是真诚的,“它能让你以拍照为借口去了解这个世界。”
以上作品选自哈霾摄影作品集《愿望Ⅱ》
“透过相机,看见更大的世界”,是许多年轻摄影者拿起相机的原因,他们多认可,这个传播便捷的时代,对摄影并非不友好。因为无论发达的交通还是媒介,都能让更大的世界离我们更近一些。
现居云南的自由摄影师樂子毅,出生于1993年,他开始摄影,源于刚上大学时买了一台数码相机环游中国的旅行。后来,樂子毅的轨迹与摄影愈发紧密:从买来第一个胶片相机学习暗房,到毕业后进入摄影机构做书店工作……辗转多地后,他来到大理成为自由摄影师。
《长寿水井》,摄影:樂子毅
在摄影初期,樂子毅倾向用无意识的方式拍摄,不论彩色还是黑白,数码还是胶片,至今也都一直在尝试:拍摄早期作品《长寿水井》时,他更被传统摄影所吸引,倾向于用黑白胶片创作;而对现在最新的系列《New Comer》,则选择彩色胶片,“我需要色彩的元素去呈现拍摄对象的情绪。”
以上作品选自樂子毅摄影作品集《New Comer》;这个作品获得了2023年徕卡摄影新人奖。
不仅是摄影作品,《New Comer》也可以被解读为一种公共行为:其大部分的拍摄对象都是樂子毅通过社交媒体认识的陌生人。在拍摄时有时他会和对方交流在异乡生活的状态,这个过程是最让他享受的,“这种被看见的感觉,对彼此都是一种慰藉。”
个人的,也是公共的
根据个人化的程度,摄影可以被分为公共与个人的两类,但它们并不相斥。从如今许多年轻的摄影师作品中,可以发现,影像既可以是高度个人化的产物,也能连通公众共有的情感与记忆,还能一定程度上,引发社会对公共话题的关注与讨论。
严佳林生于1992年,摄影师的身份之外,她也是策展人、杂志文章撰稿人,还是中国女性摄影推广平台「照镜子Miroir Project」的联合创办人。严佳林的创作围绕个体与群体失去的记忆和情感展开,试图通过图像探索记忆被遗弃的过程。她的作品《暗涌》是对这个议题具有代表性的解读。
以上作品选自严佳林摄影作品集《暗涌》,由无像 & 香蕉鱼联合出品
《暗涌》前后做了十几个版本。有一个版本在严佳林给妈妈看时,“她一下子哭出来,什么也没说。”那个瞬间,她意识到拍摄家庭的作品不应该只是关于自己,也希望能通过作品给家人带去安慰与沟通的能量,让彼此产生更多真诚的对话。
对严佳林来说,摄影创作能够直接帮助自己修复和他人的关系。在拍摄作品的过程中,她还接触并了解到许多延伸的社会议题——比如亲人离世对于在世者的影响,老年人的养老问题,代际矛盾怎样存在及消解等。
以上作品选自严佳林摄影作品集《暗涌》,由无像 & 香蕉鱼联合出品
施亦琳是江苏人,1995年出生的的她,在摄影实践里关注个体与环境,擅长用隐喻性的视觉语言捕捉平凡之外的不日常瞬间。
在《微粒》这组作品中,施亦琳把镜头对准身边的日常事务:沙发、花草、锅碗瓢盆……拍摄的冲动源于“看着它们,逐渐就有感情了。”早上看到阳光也想拍,因为很快就会失去;看到空的花瓶可能会想到能自由买花的日子;看到萝卜青菜发芽,那得记录一下吧?
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摄影:施亦琳
摄影师每文也对“人与物的链接”有着极大兴趣,他对物的记录也是对人的延续。2016年每文成为职业摄影师,捕捉细腻的“人情味”一直是其创作的核心。
每文能在老旧物体中感受到人的存在:生锈的水管,脱落的墙皮,经久未用的首饰或器皿。他也喜欢观察人的眼睛、皱纹、劳作的手,发色和背影……那些经历过时间、拥有痕迹的个体都是他表达的对象。
摄影:每文
杭笙总是会利用不上班的闲暇时间拍照:看到打动自己的瞬间就会拍。
杭笙说自己很容易被美好的事物触动。有时她会特意买些鲜花水果,自己搭建场景来拍;或者看到家里的某些东西突然有了灵感,也会自然而然地拍起来。
摄影:杭笙
种种摄影师们眼中的“日常”与“瞬间”,也是每个人都会在生活遇见的时刻,启发着我们关于“个人与公共关系”多维度的思考:如果说对社会话题性的探讨是一种公共,而将自己的真实所感延伸的“共情”,也是唤起共鸣的一种方式。
选择摄影记录下所有存在着的瞬间,无论对摄影者还是观看者,或许都会令其看待身边的目光发生变化,更唏嘘,或者更珍惜。
“摄影”和“出版”,
是“死胡同”吗?
以上提到所有年轻摄影创作者的作品,都入选了今年的Spark Zine,这是无像与香蕉鱼共同策划的一个年度摄影项目。
2023年推出的第一期Spark Zine,选择了10位年轻摄影师的作品,制作成独立的Zine。Zine是一种小型、自制、非传统的样书册,充满着个人风格和独立精神。这种形式为摄影作品提供了一种轻盈和简洁的呈现方式。
摄影书以外,这些作品还呈现成为一场名为“混沌中的笃定”的展览。
Spark Zine专注于“为年轻摄影创作者制作摄影书”。/ 图源无像
今年展览分别去到了上海香蕉鱼书店、成都玉洁巷的Localand Sx三联思想库。图为在成都玉洁巷的展览空间。/ 图源无像
所谓“混乱”,“这是一个难以描述的当下,一切似乎又开始变得模糊,让人焦虑。人们在瀑布流式的社交媒体与喧闹的短视频中寻找避难所。”策展人也是项目发起人倪梁在展览导言这样写道。
倪梁是摄影师,也是出版和策展人。“摄影”和“出版”构成了他工作的重心,这些年来,不断探索着将两者结合的可能。而他对其中的“忧患”也一目了然:这个时代对“摄影”与“出版”都不算太明朗,二者都面对着某种衰微的趋势。
倪梁,2012年毕业于纽约国际摄影中心,2015年初创办了无像工作室,致力于推广国内优秀影像作品,至今出版了28本影像类独立出版物,策划若干国内外艺术家的展览。
倪梁不是盲目的乐观主义者。相反,他了然摄影和出版业正在遭遇的现实,认为,这个时代之所以对摄影是非常不友好的,是因为摄影呈现最理想的载体——纸媒,已经没落了。并且,相较于数字媒体,摄影太安静了,难以获得现在人们已经十分稀缺的注意力,哪怕短暂的一秒钟。
那么,为什么还要坚持进行影像的推广?很多人都已经不读书了,为什么还要做影像的独立出版物?
在Localand Sx三联思想库的展览。/ 图源无像
“忧患”的另一面,倪梁也有某种程度的“乐观”:摄影和出版并非停滞不前,而是随同时代一起改变。现在,摄影出版业态正在不断转型,国内外已经涌现出许多创意出版的形式,而摄影书、艺术手工书的奖项也在世界各地繁茂生长。
东京艺术书展开设于2009年,是日本第一个专门从事艺术出版的图书展,是亚洲最大的艺术书展之一,也是艺术家和出版商聚集一堂的地方,出版了独特的艺术书籍、目录、艺术家书籍和 Zine。/ 图源网络
美国纽约国际纽约艺术书展NY Art Book Fair是由非盈利机构Printed Matter Inc组织,旨在证明,印刷物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。展会包括了当代艺术家书籍论坛(CABC),将着力探讨关于艺术书籍文化新兴的议题。/ 图源网络
在国内,abC(art book in China )艺术书展对相关受众具有独特吸引。始于2015年,abC致力于推广本土艺术家书和自主出版物,并引入全球优秀的出版作者、机构建立对话。 / 图源网络
随着承载摄影的重要媒介“纸媒”有了新的生长点,摄影回归纸张的路径也开始变得有迹可循。
2018年,无像设立「IDPA无像摄影样书奖」,旨在对专注从事影像创作、有天赋创作者予以鼓励。作为小型的独立摄影机构,无像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奖项,探索影像与纸媒结合的可能与新形态,让更多人关注摄影书与摄影样书。
第五届IDPA无像摄影样书奖展(现场)/ 图源无像
今年无像IDPA年度最佳摄影样书是高少山的《草地,葬礼》。2022年末至2023年初,我家楼下的草地中一直有事物在逝去,在这片草地上我看到一位接一位的死者先后被抬进同一个灵棚里,循环往复……我便借由能直接让读者介入事件本身的“快照”来对这次“葬礼”进行了一次现实意义上的“纪实”。——高少山”
-
千禧世代的摄影创作者,其成长呼应着互联网时代相对开放、包容与信息繁杂的背景。他们有着多元的身份,其作品更是将“多元”发挥到极致:有的严肃,有的戏谑;有的注重情感,有的关注事实;有的带着强烈的主观色彩,有的倾向纪实地记录……
与过去的摄影创作者比对,他们也有着共通时代的特性:对单一标准的消解、为个体价值的呼吁、关注情感与自由,其作品是对个人的高度延伸,有着更加细微的颗粒度。
“当一个人能够向这个世界去展示ta的好奇心,并且在其中投射自己的表达、困惑以及对世界的见解时,就是一种非常强烈的生命力的存在。”来自一位年轻摄影创作者的这段话,或许可以成为其共同的注解。
*以上部分摄影师作品选择无像与香蕉鱼共同策划的年度摄影项目Spark Zine。
Spark Zine是无像与香蕉鱼共同策划的一个年度摄影项目。这个项目以“为年轻人制作摄影书”为理念,计划每年邀请10位摄影创作者,将他们的作品以Photo-Zine的形式宣传。
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Spark Zine内页节选
互动福利🙋
文末留言聊一聊
“你正在关注哪些关于当下‘摄影’的话题?
对‘千禧世代’的摄影创作者是如何看待的?
如果你也是一位摄影爱好/创作者,
也可以分享一下自己最近正在拍摄的作品。”
我们将结合走心程度和点赞数
选出3位读者留言送一本《Spark Zine》(摄影师随机)
主编:牧之
副主编:忧忧
编辑:Lin
撰稿:Lin
校对:豆奶
设计:Lin
摄影:详见图注